科学家已经能够在室温下从石墨烯的热运动中汲取能量,从而有可能得到一个清洁的、无限能量的来源。
该方法巧妙地利用了纳米级的波纹和石墨烯内部的布朗运动(颗粒的随机运动),产生了可应用的电流。
阿肯色大学的物理学家保罗·蒂巴多说:“可以将基于石墨烯的能量收集电路集成到芯片中,为小型设备或传感器提供干净,无限的低压电源。”
新研究借鉴了同一实验室先前的工作。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写道:“这些纳米级波纹的起源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蒂巴多指出,石墨烯波纹似乎源于材料中的亚原子粒子相互作用。
系统的关键部分是在电路中使用两个二极管将原始交流电(AC)转换为直流电(DC),允许电流沿着单独的路径来回流过。
最终产生的是脉冲直流电流,可以在负载电阻上工作,并有可能给小型电子设备供电。另一个发现是系统的双二极管设计有助于增加所传递的功率。
蒂巴多说:“我们还发现,二极管的通断/开关行为实际上是放大了所传递的功率,而非降低了功率。”
看到这里估计有朋友已经忍不住了:你从室温中无限吸热产生电流,那不就是第二类永动机了吗???
原文是这么解释的: 研究表明,石墨烯与电路之间存在共生关系,通过保持一个均匀的温度避免热量传递,避免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冲突。换句话说,流入电阻器的电流不会发热。 单就这句话,怎么看都十分可疑...
还有疑问的朋友的可以在当期《Physical Review E》上面查看原始论文。
研究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随机热力学——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能量和热量相互作用时系统中的宏观和微观相互作用。
石墨烯表面缓慢的波浪式运动意味着可在低频下的电路中感应出电流,这很重要。
下一个挑战将是弄清楚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一技术——首先是确定能量是否可以被存储在电容器中以备后用。
单独的石墨烯产生的能量可能很小,但如果能够替代低功率电池,那将不再需要充电或更换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