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至7日,海淀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召开,政协委员们就进一步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发表了建议和看法。
创新活力持续激发
海淀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海淀园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深入践行“科学+城”理念,聚焦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三大功能定位,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持续推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国家实验室、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家创新重器”建设,加快推进石墨烯研究院、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建设,壮大引领创新发展的“头部力量”。
留学生回国创业代表张华表示:“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要大胆启用海淀的新技术、新产品。作为民营企业,特别是女性企业家而言,有很多错综复杂的事情,海淀要多支持民营企业家,同时能够把海淀区的科技产品带动起来。”
政协委员李景欣表示:“2019年应围绕海淀区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包括海淀区新时代再出发、再创业的几步需求开展工作,建议要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小微中心、私营中心,对于助推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服务。”
海淀区积极聚焦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种子企业等创新型企业,壮大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为主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46支、规模600亿元海淀创新基金系,多维度为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提供资本服务。落地建设北京、中关村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企业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让科技城市建设持续深入
2018年,海淀区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和教育等行业占经济总量68%左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90%。海淀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2018年1—10月,海淀园园区企业实现总收入17121.1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技术收入4120.67亿元,同比增长33.1%,占总收入24.1%。园区企业内部日常研发经费支出880.43亿元,同比增长25.6%。企业专利申请2.1万件、授权1.2万件,分别同比增长26.7%和23.7%。
仅2018年上半年,全区新设科技型企业就达9731家,每天有超过50家科技企业诞生。科技型企业开办率、三年存活率分别达到16%和84.7%,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前列。园区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0家,占北京市的45%。拥有独角兽企业32家,数量约占北京市一半,占全国1/5,总估值超过1200亿美元。全区现存上市、挂牌企业达963家,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2018年,海淀区做了非常多务实的工作。2019年应该怎么真抓实干,把海淀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引领的创新基地?
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唐颖建议:“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中关村科学城从融资和金融角度真正应该定位的,不能因为做金融科技就把对中小微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和科技金融的创新弱化。”
中关村智造大街CEO程静表示:“海淀围绕多所高科技院所,应对标美国波士顿,成为一个聚焦研发、聚焦科技创新的城市。在2019年,应聚合海淀优势,围绕着清华、北大、中科院等辖区高校建立科技生态圈,从区域的创新提升上与院校形成紧密协作。”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小锋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城市,这与北京市的减量、高质量发展是相互吻合的,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还有新的城市形态,可能是未来海淀十年二十年发展的动力。文化是海淀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也有很多内在的动力,创新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未知的一种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