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目前石墨烯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信部正委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择机出台更具体、针对性更强的政策,以推动石墨烯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石墨烯正处于产业化攻坚阶段,未来工信部主要将在全国集中布局一批石墨烯应用示范基地,围绕石墨烯重点应用领域进行市场推广,从而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
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目前石墨烯的应用主要为复合材料、电子信息、储能等领域,随着石墨烯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未来石墨烯有望向柔性显示、超级电容、新能源汽车、触摸屏、结构材料、传感器和高性能芯片等领域加速扩展。
海外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石墨烯作为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技术的重要性,大力支持石墨烯的研发和商业化。据不完全统计,欧盟、英国、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已公布的针对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政策涉及金额已超过60亿美元!我国2014年以来,对石墨烯的政策支持持续不断:2014年11月,三部门联合发布《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提出到2016年实现石墨烯的批量稳定生产和规模化应用;2015年11月,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多个维度推动石墨烯发展;2016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了《促进石墨烯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2017年2月,三部委联合印发《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石墨烯产业,并成立产业基金等。
石墨烯技术是我国在世界上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的前沿科技领域之一,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国石墨烯产业的总体目标是2020年形成百亿元人民币产业规模,2025年整体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规模。
随着石墨烯各种突破性发现和民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石墨烯已经步入了应用集中推广期,配合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行业或将迎来产业化拐点。
杀手级应用放量在即
受益成本下降及应用多点开花,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化已至黎明。近年来,石墨烯粉体价格已经降至10万元/吨甚至更低,是5年前的1/10不到;石墨烯薄膜的价格也已经降至与主要竞争材料ITO膜相当的水平(100-200元/平米),随着工艺和设备的改进未来还存在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而随着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下游各项应用陆续落地,石墨烯作为高性能添加材料进行应用推广的可行性快速提高。
当前下游应用多点开花,石墨烯在储能材料、传感器、触控器件、导电油墨浆料、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处于大规模放量在即。其中石墨烯在部分产品上已实现销售并盈利,如锂电池导电浆料、导热膜、复合材料、柔性显示等多个石墨烯前沿应用已率先突破。
部分产品已进入供应链,目前已有规模化的石墨烯产品进入到各产业的供应链中。例如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包覆用的石墨烯导电浆料、用于各级电子产品和LED散热用的贴膜、以及用于各类复合材料加工用的石墨烯预混料。这三类产品均已经开始进入到相关产业的供应链,预计2018年将释放20亿元左右的市场,至2020年相关市场将达到约60亿元。
触控、加热模组及超级电容器也已有产品,1-2年内放量。部分应用已有产品问世,并在与下游应用端进行推广测试,进行产品相关参数的调整和修正,预计在未来两年将稳定上量。包括用于柔性及曲面显示或是在恶劣温度区间使用的触控及加热模组,以及超级电容器。
量子占等应用处于开发期,为持续发展储备应用。除了已有产品甚至已经进入到供应链中的产品,围绕锂电负极材料、量子点、及可穿戴设备用相关材料等,各类石墨烯基应用仍在各地不断研究开发当中,此类应用目前离产品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未来也将持续为石墨烯总市场贡献重要份额。宝泰隆10月8日称,全资子公司宝泰隆石墨烯公司建设的50吨/年物理法石墨烯项目已打通所有生产环节,进入试生产阶段,未来一年释放上亿产能。
由此可见,随着下游端各类应用的持续开发,石墨烯将成为最具爆发力的新材料之一,看好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能力,并迎来投资新机遇。推荐关注:相关生产设备制造企业,建议关注德尔未来;具备极强的下游应用开发能力或是在某一领域已经形成优势的企业,建议关注宝泰隆、道氏技术等;具有独特工艺从而拥有更好成本优势的粉、膜生产企业,如康得新。
行业瓶颈亟待破解
尽管我国石墨烯产业虽然发展快、规模大,但从目前产业整体来说,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石墨烯基础研究缺乏资金不足和高层次人才缺乏,致使整体产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国内生产企业更是集中在一些单一的领域,产品普遍处于低端化,产品在市场同质化严重,制约着石墨烯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过去几年市场炒作的助推下,各地纷纷上马石墨烯项目,但这其中的大部分是不具备核心技术的低端石墨烯项目,这就造成石墨烯产业出现“大跃进”、“大炼钢铁”式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石墨烯行业反而出现大量落后产能。
要解决目前石墨烯产业的问题,就需提升石墨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通过标准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其次要促进典型应用,同时还要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另外,尽快组建国家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然后在该平台之下形成自己的技术装备和标准,开拓高端应用,引领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