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石墨烯的发现和石墨烯电子显示屏的问世,这种新型的纳米材料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受到大众青睐。事实上,石墨烯只是石墨众多衍生品之一。石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水经注》。
石墨是碳元素的结晶矿物之一,其分子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周围都连接着另外3个碳原子,呈蜂巢状形成六边形共价分子,特殊的结构使其同时具备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石墨化学性质稳定,不仅具有高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加上其润滑性很好,因此工业用途十分广泛,如从冶金行业中的耐火材料到电气行业的碳素电极、电池,从飞机和高铁上的润滑剂到核工业原子反应堆中的减速剂,再到火箭、导弹的隔热、耐热材料乃至人造卫星上的导电结构材料等。石墨烯是当下时尚的宠儿,仅在柔性显示屏和新能源电池方面就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东北地区石墨资源丰富,石墨矿床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鹤岗-鸡西一带,大兴安岭、伊春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目前的勘查程度,鹤岗市云山石墨矿储量最大,柳毛、马来山石墨矿是全国闻名的大型石墨矿床,吉林省和辽宁省也有一些中小型石墨矿床。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石墨产业就是其中之一。以黑龙江省鹤岗市为例,2011年全市石墨产值突破1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4.6%,创历史新高,成为该市仅次于煤化工、绿色食品等的重点产业。石墨产业将是未来支撑东北地区城市转型的基础产业之一。
随着对石墨产品需求的增加,一批石墨采选、加工企业应运而生,主要集中在鸡西、鹤岗两个石墨主产区。长期以来,石墨产业处在原料加工阶段,缺少高附加值、深加工石墨制品。近年来,中央及黑龙江省着力打造高端石墨产业,延伸石墨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石墨产业链。同时,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与地方石墨企业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等形式,开始探索研发石墨新产品。但不容忽视的是,石墨产业在生产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如缺乏规模化经营、多个小规模企业产品趋同、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造成了资源和资金浪费;产业技术科技含量不高,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并加强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产业环保问题仍存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程度较低,废石、尾矿堆积严重,部分露天采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等。
东北地区石墨资源丰富,尤其是黑龙江省晶质石墨矿,鳞片粒径大、质量优、储量规模大,是我国重要的石墨产区和资源远景区。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石墨产学研基地初步建立,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石墨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兴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