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携手”纳米粒子有效治疗细菌感染

作者: cnpim CNPIM 2016年11月24日

  中国粉体网讯  在过去几十年以来,细菌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持续而广泛的关注。目前,最广泛被人们所接受的治疗手段就是抗生素。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这将降低其治疗效率,进而导致高的死亡率。

近年来,基于纳米粒子的药物传递体系通过对所感染微环境(如细菌毒素、酶的过量表达、pH的降低等)的可控响应来增强抗生素的靶向、局部浓度及消除药物的过早释放,从而展现出解决抗生素耐受性这一问题的潜能。然而,当细菌形成生物被膜后,其治疗效率也会受到限制,因为细菌包含在一个保护基质中,抗生素和纳米粒子很难渗透进去。

在人体中,超过80%的细菌感染与被膜的形成有关。被膜中的细菌通常能忍受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而抗生素能进一步诱导被膜的形成。因此,目前急需发展一种更有效的抗菌体系,它可能不需要抗生素的参与,且细菌几乎不能形成耐受性,能够很好地对抗被膜等日益增多且难以治疗的细菌感染。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曲晓刚研究员课题组利用透明质酸(HA)包裹的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层(GS)作为纳米载体,铁磁纳米粒子(MNPs)作为催化剂,构建一种具有靶向性且能“按需”释放前药抗坏血酸(AA)的载药体系AA@GS@HA-MNPs来治疗细菌感染。当载药纳米粒子到达感染位点后,包裹的透明质酸被目标细菌所分泌的透明质酸酶降解,装载的AA逐渐释放,然后被粘附在细菌膜表面的MNPs催化产生高毒性的•OH。由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质,该体系可以实现化疗/光热协同抗菌作用。

该抗菌体系还拥有广谱性的抗菌性能,无论是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都具有高效的杀伤能力。另外,由于被膜成分可被•OH降解,该抗菌体系还能有效地分散顽固的生物被膜,并杀死受其保护的细菌。


本文阅读量:

声明: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和技术交流,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技术支持:CNP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