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作为新技术材料的代表之一,其普遍使用是从3代机开始的,而其使用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款战机在材料方面的技术水平。复合材料可以显著减轻战机的重量,同时还能增强一些隐身功能,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在战机中的使用比例是逐渐提升的。3代机的使用比例一般在3%-12%的范围,4代机的使用比例一般在20%-30%的范围,当然,印度那个独特的LCA则不在此规律之内——其复合材料使用比例高达40%以上,实际空重却比设计目标还重了一吨。
FC-1,又叫JF-17,“枭龙”,是中方应巴基斯坦要求,给巴方研制的一款低成本的单发轻型3代机,一度被国内一些所谓的军事专家称为“准3代机”,直到这一说法被其总设计师杨伟直接否决(杨伟也是歼20的总设计师)。既然是低成本战机,那么其在使用材料方面就要足够的“节俭”,一切以“够用就行”为标准,大量使用航空用的铝合金,尽量少用昂贵的钛合金和复合材料。不过从另一方面讲,FC-1研制的时代(2004年左右),我国在军用复合材料方面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还不行,想用高点也不实际,即使是歼10战机,其复合材料使用比例也才6%左右。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主流战机的技术在进步,巴方对JF-17本身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成飞对客户的态度是很好的,基本可以说“一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早在原型机的第4架,JF-17就大改了气动设计、升级了航电系统,大量使用了很多即使是在当时国内也是很先进的技术,从而使JF-17真正的成为了一款成本低廉、性能优异的战机。巴方对其十分满意,而国内一度还兴起了“中国空军是否也应该装备几百架”的讨论。JF-17的第2次大的变化,就是其第Block3批次了,这一批次的战机将换装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配套升级的航电系统,其武器系统也有望进行升级,比如中国目前装备的*先进的格斗导弹PL-10(已经可以出口)。
而这一次,我们又看到了新的明显变化,那就是在其双座型号上,大面积的复合材料的使用。上图能清晰看到的是机身前部、中部和垂尾上的大面积绿色蒙皮,但如果你仔细看,就能在发现在其机翼处,存在着更大面积的绿色蒙皮。这一方面预示着JF-17又一次的技术升级,也预示着我国在军用复合材料方面的大发展。说起来,在歼20在原型机阶段,国内可批量生产的复合材料也只是刚刚达到了T700这种档次,而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已经可以使用T800档次了。好在这几年我国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发展很快,如今T800已经可以批量生产,而国内新型战机在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上也在明显增大。
不得不说,中方对巴方的态度可谓是真的好,因为至少从表面上看,这次的JF17的双座型,在复合材料使用面积上,是明显大于歼10C的。
大量复合材料的使用,可进一步减轻JF17战机的重量,提升隐身性能。而双座型的出现,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巴方在飞行员训练方面的便捷性和训练水平,还可以较大的提升对地打击能力,对巴方空军战斗力的提升是巨大的。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理,中巴友谊将长存,而中方的态度是真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