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IM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作者: cnpim CNPIM 2018年01月21日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优势、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上下游配套优势,促使发达国家的电子产品、汽车等各类型制造产业向中国大量转移;同时经过多年发展,电子产品、汽车制造等内资企业不断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也逐步提升了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并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的生产及消费市场之一。

3.1  中国MIM市场整体发展情况

   尽管中国MIM工艺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尤其在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及智能终端快速发展带动下,国内MIM市场呈现快速跳跃式增长。201 1年国内MIM市场规模突破了10亿元大关,到2015年市场规模已经接近50亿元,达到48.5亿元,2011-2016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49.7%(见图9)。

   目前,中国大陆共有MIM生产企业及车间140余家(见图10),其中珠三角地区约70家,长三角地区约35家,京津冀及山东地区20家,湖南、西北等其他地区15家。2016年中国大陆MIM制品总销售额约49.0亿元人民币,其中销售4.0亿元以上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有5家,销售额为32.5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7%;4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5家,销售额占比15%;其他都是小规模企业(见图11)。

3.2中国MIM用材及应用领域

   2016年中国MIM用粉总量约7 000~7 500 t,国内、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各50%。其中国际品牌产品仍以德国BASF公司的喂料为主,销售量约3 000~3 500 t;国内100 t以上MIM粉末生产企业有8家,提供喂料的规模企业有9家,喂料销售约800—1 000 t,其余为原料粉末。MIM材料的主要品种为不锈钢和铁基合金,占市场份额分别为65%和20%左右;其次是钨基合金占10%左右;另有少量硬质合金、铜基合金及钛合金等(见图12),占5%以内。产品主要应用在3C或消费电子商品上,包括手机50%,笔记本电脑15%和可穿戴设备10%,其次是机械/五金10%,汽车零件5%,医疗器械2%,其他8%(见图13)。

3.3  中国MIM产业发展展望

   中国在手机方面的MIM产品具有明显优势,业内普遍认可且同为苹果公司(Apple Inc.)合格供应商的亚洲10大MIM企业里,精研科技、富驰高科等7家中国企业位列其中,显示出中国MIM产品在3C行业的垄断地位和开始显现的公司品牌效应。与此同时,对3C产品,特别是手机零件选择的依赖造成了中国MIM产业已出现了短暂的发展瓶颈,表现在部分企业产能过剩和新产品开发跟进力度不够。MIM行业需要新产品和应用领域的突破。

   在研发方面,中国是在MIM全产业链上进行的,不仅在合金设计、产品开发应用上加大力度,而且在MIM原料、新型粘结剂、设备及后加工等各方面也不遗余力。MIM材质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如钛合金、无镍不锈钢、无磁合金、铝合金和高导热合金,以及组合材料(如金属-陶瓷、金属-塑胶)等。在产品应用领域方面也力图摆脱对3C电子的过度依赖,而向汽车、五金、医疗器械等更广泛的领域发展。

     总之,中国在电子产品领域的生产技术位居世界前列,据有关方面估算,目前全球70%的电子产品是在中国制造。苹果、三星、联想等国际大品牌的智能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均在中国生产,同时国内诸如华为、小米等智能设备厂商在该领域的迅速崛起,也带来了对MIM制造零部件的大量需求。另外,中国已成为世界笫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随着国内各大汽车厂商对MIM制造零部件应用的逐步扩大,势必将进一步带动中国MIM市场快速发展。再者,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将带动MIM产品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大量应用。此外业界普遍关注的拉链、水龙头等生活用品也期待有一天成为MIM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可见,在电子产品、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和五金等行业发展的带动下,未来中国MIM产品市场仍存在着较大发展空间。


本文阅读量:

声明: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和技术交流,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技术支持:CNP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