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是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作者: cnpim CNPIM 2018年01月19日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在当前被认为是*发展前景的智能制造技术,也被人们认为是配合工业4.0发展的重要智能制造技术。在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增材制造的关键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增材制造的应用领域有所拓宽,普及程度有所扩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推进产值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增材制造技术已从一般消费品制造,拓宽到航空航天、核工业、医疗器械等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领域当中,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重点,《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出台也代表了国家对增材制造的重视。

   可以预计的是,增材制造未来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出台相应的计划有助于引导增材制造产业通往稳健、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该计划也是希望通过政策支持、技术规范、政府引导等方式,推动我国成为增材制造的强国。

   例如在行动目标中提到,“突破100种以上重点行业应用急需的工艺装备、核心器件及专用材料”、“开展100个以上应用范围较广、实施效果显著的试点示范项目”,这两个100的提及意味着,我国在增材制造上的技术能力需要有大幅的提升,还要通过积极的方式将增材制造产业应用在其它普及性或应用性较广的产业当中。如果能够实现,意味着我国不仅会拥有具有重要自主知识产权的增材制造技术,还能够将该技术充分商业化,实现一举多赢。

   近年来3D打印已在国内多个城市迅速萌芽。国内现已有众多和增材制造相关的机构涌现,但不排除有些企业所宣传的3D打印是噱头。增材制造听起来简单,制造过程看起来也很有趣,背后的科技含量却不容小觑。官方文件中提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尚存在关键技术滞后、创新能力不足、高端装备及零部件质量可靠性有待提升、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增材制造与传统制造业在制造、生产方式上有所不同,不仅生产设备会与传统设备有差异,生产材料也与普通材料有一定的区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设备和材料是我国该产业暂时处于落后地位的瓶颈。

   在当前的增材制造产业中,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依然被国外主导,虽然我国众多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在3D打印研发中获得了多项技术专利,但在关键零配件上还暂时处于落后的地位。突破这一瓶颈,不仅有望提升我国增材制造的产业发展速度、普及范围,还能从国际市场中获得一定量的产业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降低增材制造设备的价格,以及推动增材制造在我国的商业化。

   增材制造所需要生产材料也是一个瓶颈,因为增材制造的特殊性,通过3D打印生产出的产品可能会应用在特殊设备之中,这就需要产品与特殊设备的材料相互匹配。这不仅对材料有较高的要求,还要求这种技术与各行业进行相互融合,才能在现阶段将增材制造的效能*大化。

   增材制造发展的重点和众多产业的重点一样,关键在于人才。因此,通过多种手段推动增材制造在2020年实现技术水平的明显提高,重点在于首先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化的人才。

   由于三年时间非常紧迫,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慢慢培育,国内方面,可先通过产学研协同培育的模式培养专业人才,通过设置配套的专业实验室为人才培养创建合适的环境;各高校需要积极协同,设计相关的课程并组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以保证后期的专业人才供应。

   海外方面,需要加强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参与,同时积极协助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譬如国内的企业可以在海外通过收购、并购或投资的方式引进相关人才,也可以推进国外内企业在成熟的海外市场中建立研究中心,积极借鉴、学习成熟的海外产业经验。

   另一方面,还需要欢迎海外的企业、研究机构走进来,在符合我国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在国内建立科研中心,或是与国内相关企业及机构进行合作交流,以此实现互利共惠、共赢。

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还需要创造有助于增材制造产业研发的环境,除了创建专业的研究所、实验室等机构外,还需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保证专业人才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当中。



本文阅读量:

声明:本信息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和技术交流,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技术支持:CNP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