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
目前,我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总量已成为世界*,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2016年全年生产、销售汽车2811.88、2802.82万辆,分别比2015年增长14.46%、13.65%。
目前在商用车领域,市场基本被自主品牌占领;在乘用车领域,由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外资品牌、合资品牌目前仍是市场主流,但自主品牌的占有率正在逐渐提升。
2000年以后,我国本土汽车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产生了如长城、奇瑞、吉利这样有一定规模的国产整车制造企业。本土汽车企业在国内的品牌认同度不断提高,不仅在国内产量稳步增长,同时还加快海外扩张步伐,如长城汽车已在十几个国家建立了整车厂,奇瑞在巴西建立了整车厂。这些自主品牌公司的扩张也促进了国内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海外发展。随着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外整车生产企业开始面向全球采购汽车零部件,这将给国内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机遇。
此外,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零部件企业通过与整车制造商的协作开发,逐渐丰富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国内开始出现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许多省市都建立了零部件产业园区,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华中、西南六大零部件的集中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的出现,提高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和相关产业横向合作的效率,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挑战
虽然各种合资汽车的国产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代表了汽车技术水平的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的国产化水平一直较低。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 A 股上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82家,但是涉及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生产的仅有十几家。
就目前国内的汽车零部件竞争力现状而言,具有比较明显的三个梯次:一、劳动力密集和原材料密集型产品,包括电池、轮胎、泵、线束、玻璃和覆盖件等,都是竞争力较强的零部件领域,外资控制力较弱,竞争较为充分;二、以精加工和机电一体化为代表的模块化、系统化产品,包括精密铸件类、精加工类、机电类和工业设计级产品,处于明显的进口替代和全球再分工阶段,相关公司成长性非常明确;三、以精密控制和电控单元为主的高科技产品,包括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等。目前而言,国内企业要实现批量生产的可能性非常小,短期实现进口替代的机遇较小。
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零部件与整车生产分离的行业背景下,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面临好的机遇。但总体来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仍然较低,还不能满足国内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要求。中高端汽车的电子零部件配套还主要为外资或合资零部件企业所垄断。
国内汽车市场的规模庞大,一个重要部件的进口替代往往会给成长期中的零部件企业带来很大的收入和利润增量,拥有关键零部件创新能力和能实现技术突破的零部件企业将是未来汽车板块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