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期 | 正确的制作思路
在留言中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教我们做 iOS 风格的PPT啊?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很多人制作的思路:
什么是 iOS 风格的PPT?> 如何制作 iOS 风格的PPT?
这个逻辑成立却不有效,真正 matter 的思路应该是:
为什么制作这张幻灯片?(这张幻灯片为什么这样做?)> 如何制作这张幻灯片?> 幻灯片呈现出该有的样子。
这个转换差别是非常巨大的。前者是一味的模仿,像 iOS 中高斯模糊,渐变,细线体,透明蒙版等等。而后者是根据使用场合,针对的人群等等一系列因素来完成幻灯片制作,幻灯片具体什么样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为了 iOS 这个虚无的风格一说而做幻灯片。
我自己之前做过一个类似的幻灯片:
这看上去的确很炫!可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从来都没用过,当然,你可以领取源文件『在文章底部下载礼物即可』看一看是如何制作的。
在如何制作这方面,我讲得比较少,因为我觉得很多东西只要打开源文件就能理解,而公众号提供了一些的源文件。如果你不熟悉软件,我倒是有几个建议,按照执行顺序如下:
- 熟悉电脑操作系统与操作;
- 体会鼠标 + 键盘 + 图形界面的交互形式;
- 可能的话了解一下编程;
- 再结合软件设计的角度去推测软件能实现的功能;
- 打开软件,将能点击的东西一一点一遍;
- 理解软件的框架:工具栏 + 属性栏 + 页面试图 + 缩略图;
- 学会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知道什么东西能利用搜索引擎实现;
- 打开别人的源文件看一遍每个元素的处理;
- 结合搜索引擎自己试着将其还原;
如果对交互,编程和产品设计理解不够,可以看一些操作视频,也有一些公众号会提供一些教程,可以上一些论坛等等,这 10 点有需要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
后来,我自己慢慢会形成一些习惯用法,一些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幻灯片只需按照自己的一些惯用样式处理就好:
习惯用法的形成能使 PPT 制作速度得到很大提升,而且能保证统一性和一定美观整洁度,对于常见的 PPT 内容处理很有把握。
回到最开始的制作思路的区别,我们来看一张幻灯片,一张看起来『很简单』的幻灯片:
第二张图片是我自己制作的,与原幻灯片有所差别,大家可以猜一下:这张幻灯片我做了多久?
10分钟?
30分钟?
结果是,我制作了大概90分钟!这是我自己也没预想到的结果。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如果你在十分钟将这页幻灯片制作出来,这张幻灯片可能『不及格』。
幻灯片的内容很简单,是三维日韩的企业家。这张幻灯片的核心在于: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并列关系?
我不知道这张幻灯片是不是许岑制作的,但我在还原的过程中能完整地体会到制作者的良苦用心,很多事情真的只有自己完整感受一遍才能想清楚的,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幻灯片背景应该就是 keynote 默认的一个渐变背景,这个背景曾在乔布斯的发布会上多次使用,如果没有猜错,柴静《穹顶之下》也是使用的这个背景。这个背景和环境,灯光等的搭配布置效果是非常好的,字体用上期的黑体字,兰亭黑,冬青黑都可以胜任,这张幻灯片的关键在于图片以及并列关系的处理。
图片的一系列处理
有些幻灯片好看全靠一张好图:高分辨,摄影师拍摄后期加工,然后在演示软件中加点内容,就是一张模板。事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有些图你很难找,比如这张幻灯片中三张图片就是如此。首先,网上找不到清晰的大图,你也没办法专门拍摄。
我在谷歌上找了许久才找到上面这三张图,如果就这样放上去,绝对是一张『不及格』的幻灯片。
首先是色调不统一,所以需要将三张图片都处理成黑白照片,另外,盛田昭夫的图片是扣除背景后的 PNG 格式图片,进一步想到,将三个人的背景都扣除成白底,并且将三张图片的尺寸比例剪裁成一致,这一系列操作可以在 PS 中完成:
这张幻灯片算是一张『及格的』幻灯片,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布会的要求。因为你会发现,你的注意力严重偏向李健熙。为什么?
在大脑视觉皮质之外还有一处特殊区域,专门用来识别人脸,称为梭形脸部区(FFA,Fusiform Face Area)。引自《设计师要懂心理学》.Susan M. Weinschenk. 100 things Every Designer Needs to Know About People
插入一下,书中提及最容易吸引人注意力的内容如下:
- 危险 DANGER
- 事物 FOOD
- 性 SEX
- 移动 MOVE
- 脸 FACE
- 故事 STORY
因而观众会更加注意脸部较大的这张图片,所以仅仅保证图幅尺寸比例大小一致是不够的,还需要保证脸部大小和位置的一致,第三章比例不是很合适,所以需要重新找一张能够实现替换的图片:
接着,重新在 PS 中调色抠图,在演示软件中调整,保证三张人物图片的大小位置关系都处于并列关系:
做到这里,这张幻灯片能算得上良好了,但是距离优秀仍然有距离,而且比较难以弥补,比如人物姿势相差比较大,照片的一些参数不太一致等等。
你会发现,整个制作过程围绕一个核心展开,可以说是单纯与齐一的原则,也可以说是秩序(并列关系)的构建。这才是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是从形式上处理幻灯片的正确思路(没有提及内容的逻辑架构)。
不恰当的做法举例
对于幻灯片而言,一方面,合适比美更重要,另一方面,合适的才是『美』的。如果按照 iOS 中的一些处理,我可能会做成这样:
两种做法,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与绝对的美丑之分。不过考虑到会场的布置与灯光,可能前者是更为合适的。
抛开样式的问题,从制作思路上来考虑,下面这些幻灯片举例都是不太恰当的做法:
前面三张在图片的处理过程中已经提到了,对应颜色,图片背景,大小,头部比例大小的统一与并列关系的构建。
最后一张有必要提出是因为方向同样要保持一致。将其中一个人物的方向转变,同样会感觉不适,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先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