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及仿真方法

作者: 王克坚,张宇 CNPIM 2017年03月01日

发明人:王克坚,张宇
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7-03-01
公开号:CN106468887A
专利类别:发明公开
下载地址:见页末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及仿真方法,可以将对驶舱进行热管理的仿真和对电池组进行热管理的仿真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在本发明的仿真模型下,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各器件模型的工作状态,从而对单驾驶舱制冷模式、单驾驶舱加热模式、单电池组制冷模式、单电池组加热模式、驾驶舱和电池组同时制冷模式、驾驶舱和电池组同时加热模式、驾驶舱制冷电池组制热模式、驾驶舱制热电池组制冷模式进行仿真。本发明仅通过一套仿真模型就完成了对各种工况下的热管理进行仿真,提高了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模型(101)、冷凝器模型(102)、第一三通模型(131)、第一电磁阀模型(121)、蒸发器模型(105)、第二三通模型(132)、热交换器模型(103)、第二电磁阀模型(122)、第一水泵模型(141)、电池组模型(106)、第三三通模型(133)、第三电磁阀模型(123)、第四三通模型(134)、加热器模型(104)、第五三通模型(135)、暖风水箱模型(107)、第二水泵模型(142)、第六三通模型(136)、第四电磁阀模型(124)、单向阀模型(109)和风扇模型(108),所述压缩机模型(101)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冷凝器模型(102)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模型(1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模型(13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模型(131)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模型(1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模型(1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模型(121)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模型(105)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模型(1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模型(13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模型(132)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模型(101)的入口和所述热交换器模型(103)的制冷剂出口(d)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模型(103)的制冷剂入口(c)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模型(12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加热器模型(104)的一端与所述第六三通模型(13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三通模型(136)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泵模型(142)的入口、第四电磁阀模型(12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模型(142)的出口与所述暖风水箱模型(107)的一端连接,所述暖风水箱模型(10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三通模型(135)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五三通模型(135)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加热器模型(104)的另一端、所述单向阀模型(109)的入口连接,所述单向阀模型(109)的出口与所述第三三通模型(133)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模型(133)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磁阀模型(123)的第一端、所述电池组模型(10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组模型(106)的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模型(103)的冷却液出口(b)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模型(103)的冷却液入口(a)与所述第一水泵模型(141)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模型(141)的入口与所述第四三通模型(134)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三通模型(134)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磁阀模型(123)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磁阀模型(12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风扇模型(108)设置在所述暖风水箱模型(107)和所述蒸发器模型(105)一侧。
内容未完全展示,请下载附件查看


下载地址:限时免费下载(右键另存为)
如下载链接失效,请联系管理员。




点击加载全文

本文阅读量:

声明:本文由用户投稿,信息来源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用于学习和技术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NPIM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技术支持:CNP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