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聊城市冠县中圆轴承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4条轴承锻造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个个轴承锻造件从上料、加热、制坯、锻造成型全程智能化操作,实现了“一屏知全程、一键锻成型”生产。
中圆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甲顺介绍说,通过轴承锻造单元提升自动化控制技术,让企业综合成本下降10%,精度由P6级向P5、P4级提升。
轴承锻造是冠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当地已形成了涵盖锻造、车、磨、安装及销售等多个产业环节的高精度轴承产业集群。“目前,冠县有轴承企业430余家,轴承锻件年销售量近100万吨,约占全国份额的四分之一,成为全国重要的轴承锻造生产基地。”冠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李付涛说。结合轴承产业基础和优势,冠县以“链长制”为抓手,聚焦强企业、强行业、强区域、强链条4个方向,强化产业链分析和市场调研,鼓励企业对接优势工业互联网生态平台,大力实施“企业上云”工程,推动重点工业设备 “上云上平台”,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层级提升、借力发展,破解轴承企业数字化、自动化改造难题。冠县冠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表面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制的刀具轴承打破了盾构刀具轴承国外品牌的垄断,突破了“卡脖子”技术。
“轴承好不好,关键看锻造件,锻造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轴承的性能适应。”冠县恒祥轴承技术部经理崔庆书说,现在,他们企业给每台设备都安装了传感器,集成传感技术、检测技术、控制技术等,联接协同智造平台,通过直接切入设备现场状态,产生的数据可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来料、质量、生产效率、能耗和瓶颈等,实现要素资源在全产业链、生产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化配置,“设备综合利用率、月产量和营业收入实现了5%至10%的提升,单位产品损耗大幅降低。”
通过实行“培强存量+培优质量”双线作战转型升级行动,冠县加大对锻造(轴承)产业的支持力度,全力打造“工艺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场景,推动实现物料、质检、加工参数、作业人员、作业机台、作业时间、返修及异常物料的全生产过程追溯,实时采集物料齐套、产能负荷、生产进度等数据,形成人员绩效考核、设备智能诊断、故障提前预警等服务,进一步降低轴承企业的生产管理成本,形成“智能制造”的轴承锻造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