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人:吕良,胡云峰,史少云,许志国,陈虹
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公开日:2020-10-02
公开号:CN107869383B
专利类别:发明授权
下载地址:见页末
摘要:一种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法,属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及水温控制方法。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法中,建立了精确的气缸对内壁的加热功率模型、水套与冷却液的换热系数模型及散热器的散热功率模型。本发明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可测量的信号,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从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机理出发,推导出动力学模型中三个中间变量;根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系统的逆动力学模型;根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史密斯预估器;设计PD反馈控制器。本发明精确的建立了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使控制精度得以提高。
1.一种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根据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可测量的信号,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2)从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机理出发,推导出动力学模型中三个中间变量的独立且可测的变量,中间变量包括:发动机气缸对内壁的加热功率、发动机水套与冷却液对流换热系数及散热器的散热功率,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该三个中间变量的拟合模型或脉谱图模型;(3)根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系统的逆动力学模型,作为前馈控制器,计算系统稳态时的控制量;(4)根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史密斯预估器,补偿系统的纯时滞环节;(5)设计PD反馈控制器,根据控制输出的偏差调节系统瞬态时的控制量;所述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原理:机械水泵将散热器中的冷却液泵入发动机水套,吸收发动机燃烧及摩擦产生的热量,然后流回散热器,在风扇的作用下向环境散热,机械水泵与发动机曲轴刚性连接,其流量与发动机转速相关,电子风扇转速由ECU控制,ECU采集冷却液流量mc、发动机出入口冷却液温度Tout及Tin、进气量mea及转速信号N,同时,从车辆控制单元接收车速V及环境温度信号Tenv,根据发动机入口参考冷却液温度Tin_ref,计算出风扇的转速Nfan;所述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①热管理系统控制: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可测量信号有发动机冷却液流量、发动机入口及出口冷却液温度,控制量为风扇转速,输出量为发动机入口冷却液温度,控制目标为:在不同发动机进气量、转速、车速及环境温度下,跟踪发动机入口冷却液温度;②动力学模型的建立:(1)状态方程:Qgf,w_in为发动机气缸对内壁的加热功率,Qw_in,c为内壁对冷却液加热功率,Qc,w_out为冷却液向外壁加热功率,Qw_out,env为外壁向环境散热功率,Tw_in为内壁平均温度,Tw_out为外壁平均温度;将内壁平均温度Tw_in及外壁平均温度Tw_out分别视为集总参数,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Tw_in及Tw_out的动态方程表示如下: 上式中,Cw_out及Cw_in分别为外壁及内壁热容;由于外壁向环境散热功率Qw_out,env相对很小,且较难测得,故将其忽略;气缸对内壁加热功率Qgf,w_in的建立是从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机理出发,推导出与Qgf,w_in相关的独立且可测的变量,Qgf,w_in表示为Qgf,w_in=f1(mea,N,Tin,mc) (1)上式中,mea为发动机单位时间进气量,N为发动机转速,Tin为发动机入口冷却液温度,mc为冷却液流量;根据对流换热公式,冷却液向外壁散热功率Qc,w_out及内壁对冷却液加热功率Qw_in,c表示为Qc,w_out=h·Ac,w_out·(Tc-Tw_out) (2)Qw_in,c=h·Aw_in,c·(Tw_in-Tc) (3)上式中,Ac,w_out及Aw_in,c分别为外壁和内壁与冷却液的换热面积;外壁和内壁与冷却液对流换热系数h的建立是从对流换热机理出发,推导出与h相关的独立且可测的变量h表示为h=f2(mea,N,Tin,mc) (4)发动机内冷却液平均温度Tc表示为Tc=(Tin+Tout)/2 (5)将热管理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视作集总参数,用发动机入口冷却液温度Tin近似表示,Tin的动态方程表示如下 上式中,Cc为系统内冷却液热容;散热器散热功率Qr的动态过程相比热管理系统的动态过程很小,因此,忽略其动态过程,建立稳态模型;Qr的建立是从对流换热机理出发,推导出与Qr相关的独立且可测的变量,Qr表示为Qr=f3(mc,Tr_in,Vra,Tenv) (7)上式中,Vra为散热器入口空气体积流量,Vra表示为Vra=f4(V,Nfan,Tenv) (8)Tr_in为散热器入口冷却液温度,是由发动机出口冷却液温度Tout延迟时间t1得到,Tr_in表示为Tr_in(t)=Tout(t-t1) (9)其中,t1是冷却液从发动机出口到散热器入口的延迟时间,t1表示为t1=f5(mc) (10);(2)Qgf,w_in模型气缸对内壁的加热功率Qgf,w_in主要由燃烧加热功率Qcomb及摩擦加热功率Qfric组成,即Qgf,w_in=Qcomb+Qfric (11)燃烧气体对发动机内壁的加热方式为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因此,燃烧加热功率Qcomb可以描述为 上式中,Acyl是燃烧气体与内壁换热面积,C0为黑体辐射系数,∈g为燃烧气体辐射传热发射率,αg为内壁辐射传热吸收率;燃烧气体与内壁换热系数hcyl近似为燃烧气体温度Tcomb与气缸内气流运动速度va_cyl的函数,即hcyl=f6(va_cyl,Tcomb) (13)燃烧气体温度Tcomb与发动机单位时间进气量相关,即Tcomb=f7(mea) (14)气缸内气流运动速度va_cyl与发动机进气量mea及转速N相关,即va_cyl=f8(mea,N) (15)将公式(16)及(17)代入(15),得hcyl的表达式hcyl=f9(mea,N) (16)将公式(16)及(18)代入(14),得燃烧气体对内壁的加热功率Qcomb的表达式为Qcomb=f10(mea,N,Tw_in) (17)又因为摩擦对内壁加热功率Qfric为转速N的单变量函数,即Qfric=f11(N) (18)因此,将公式(19)及(20)代入(13),得Qgf,w_in的表达式为Qgf,w_in=f12(mea,N,Tw_in) (19)由于公式(21)中的Tw_in无法测量,而观测值有可能出现误差或扰动,导致Qg,f,w_in不准,因此,继续对公式(21)推导,尝试用可测量的变量代替Tw_in;因为对流换热系数h主要为冷却液温度及流量的函数h=f13(mc,Tc) (20)将公式(22)代入(5),得到Qw_in,c表达式为Qw_in,c=f14(mc,Tc,Tw_in) (21)将公式(21)及(23)代入公式(2),得Tw_in的表达式为Tw_in=f15(mea,N,mc,Tc) (22)将公式(24)代入(21),得Qgf,ω_in表达式Qgf,ω_in=f16(mea,N,mc,Tc) (23)将公式(24)代入(23),得Qw_in,c表达式Qw_in,c=f17(mea,N,mc,Tc) (24)发动机入口冷却液温度Tin与出口冷却液温度Tout的稳态关系为 上式中,cp为冷却液比热容;将公式(26)代人(27),并将(27)代入(7),则发动机内平均冷却液温度Tc可表示为Tc=f18(mea,N,mc,Tin) (26)将公式(28)代入(25),得Qgf,w_in最终表达式为Qgf,w_in=f19(mea,N,mc,Tin) (27);(3)h模型对流换热系数h表达式为h=f20(uc,l,ρ,η,k,cp) (28)其中,冷却液流速uc为流量mc及温度Tc的函数,即uc=f21(mc,Tc) (29)发动机与冷却液对流换热特征长度l为常值;冷却液密度ρ、动力粘度η、热导率k及比热容cp近似为冷却液温度Tc的单变量函数[ρη,κ,cp]=f22(Tc) (30)因此,对流换热系数h表示为h=f23(mc,Tc) (31)经验证,拟合函数f23在全工况下误差为15%,而经验证发现,在固定发动机工况点拟合函数f23时精度较高,误差小于3%,因此,将发动机工况变量作为对流换热系数变量,则h表示为h=f24(mea,N,mc,Tc) (32)进一步简化,将公式(28)代入(34),得h最终表达式h=f25(mea,N,mc,Tin) (33);(4)Qr模型散热器与冷却液换热系数hc_r是冷却液流量mc及散热器内平均冷却液温度Trc的函数,hc_r表示为hc_r=f26(mc,Trc) (34)散热器与环境换热系数hr_a是空气质量流量mra及流经散热器的空气平均温度Ta_ave的函数,hr_a表示为hr_a=f27(mra,Ta_ave) (35)散热器内平均冷却液温度Trc及流经散热器的平均空气温度Ta_ave近似为Trc=(Tr_in+Tr_out)/2 (36)Ta_ave=(Tenv+Ta_out)/2 (37)上式中,Tr_in及Tr_out为散热器入口及出口冷却液温度,Tenv为环境温度,即散热器入口空气温度,Ta_out为散热器出口空气温度;散热器与冷却液换热功率Qc_r及散热器与空气换热功率Qr_a可以表示为Qc_r=hc_r·Ac_r·(Trc-Tr) (38)Qr_a=hr_a·Ar_a·(Tr-Ta_ave) (39)上式中,Ac_r及Ar_a分别为冷却液与散热器换热面积和散热器与空气换热面积,Tr为散热器本体平均温度;将散热器本体温度Tr视作集总参数,Tr的动态方程表示为 上式中,Cr为散热器热容;将公式(36)及(37)分别代入(40)及(41),并将公式(40)及(41)代入(42),则散热器本体温度Tr表达式为Tr=f28(Trc,mc,Ta_ave,mra) (41)将公式(43)分别代入公式(40)及(41),则散热器与冷却液换热功率Qc_r及散热器与空气换热功率Qr_a可表示为Qc_r=f29(Trc,mc,Ta_ave,mra) (42)Qr_a=f30(Trc,mc,Ta_ave,mra) (43)散热器出口冷却液温度Tr_out及出口空气温度Ta_out稳态方程为 上式中,cp_a为空气比热容;将公式(44)代入(46),并将公式(46)代入(38),则散热器内平均冷却液温度Trc可表示为Trc=f31(Tr_in,mc,Ta_ave,mra) (46)将公式(45)代入(47),并将公式(47)代入(39),则流经散热器的平均控制温度Ta ave可表示为Ta_ave=f32(Trc,mc,Ta_in,mra) (47)将公式(49)代入(48),得散热器平均冷却液温度Trc表达式Trc=f33(Tr_in,mc,Ta_in,mra) (48)将公式(48)代入(49),得散热器平均空气温度Ta ave表达式Ta_ave=f34(Tr_in,mc,Ta_in,mra) (49)因此,将公式(50)代入(36),将公式(51)代入(37),得冷却液与散热器对流换热系数hc_r及散热器与空气对流换热系数hr_a表达式hc_r=f35(Tr_in,mc,Tenv,mra) (50)hr_a=f36(Tr_in,mc,Tenv,mra) (51)散热器换热系数kr表达式为1/kr=1/hc_r+λ/δ+1/hr_a (52)上式中,λ为散热器本体导热系数,δ为散热器壁厚;将公式(52)(53)代入(54),则kr表示为kr=f37(Tr_in,mc,Tenv,mra) (53)散热器散热功率Qr表达式为Qr=kr·Ar_a·(Trc-Ta_ave) (54)将公式(50)(51)及(55)代入(56),得Qr的最终表达式为Qr=f38(Tr_in,mc,Tenv,mra) (55)或进一步推导,散热器入口空气体积流量Vra表示为 其中,散热器入口空气密度ρa表示为ρa=f39(Tenv) (57)将公式(59)代入(58),并将公式(58)代入(57),则Qr表达式为Qr=f40(Tr_in,mc,Tenv,Vra) (58);控制系统设计:(1)前馈控制器设计:系统状态方程 其中,系统状态量x及控制量u分别为x=[Tw_out Tw_in Tin]Tu=Nfan令得Qgf,w_in-Qr=0 (60);通过求解方程(62)计算得到前馈控制量Nfan,s;将方程(62)转化为约束优化问题,优化问题描述如下 J=(Qgf,w_in-Qr)2 (62)s.t.umin≤u≤umax (63)J为优化问题目标函数,其中,Qr是关于u的单调递增函数,而Qgf,w_in与u无关,视作常值;(2)史密斯预估器设计根据风扇转速、冷却液流量、发动机出口及入口冷却液温度,计算出系统无延迟时发动机的入口冷却液温度Tin_p;其中,散热器出口冷却液温度Tr_out的动态方程表示为 时间常数为tr;风扇动作后,tr为冷却液流经散热器的时间,tr表示为 其中,Vr是散热器容积;发动机入口冷却液温度Tin由散热器出口冷却液温度Tr_out延迟时间t2得到,Tin表示为Tin(t)=Tr_out(t-t2) (66)其中,t2表示为t2=f41(mc) (67);(3)PD反馈控制器设计反馈采用PD反馈控制器,根据参考发动机入口冷却液温度Tin_ref与史密斯预估器得到的系统无延迟时发动机入口冷却液温度Tin_p的偏差,计算得到反馈修正量Nfan,c,继而与前馈控制器稳态控制量相加,并经饱和约束后得到瞬态时的控制量Nfan。
内容未完全展示,请下载附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