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

作者: 王显龙,廉永旺,姚远,李华山,马伟斌 CNPIM 2019年07月26日

发明人:王显龙,廉永旺,姚远,李华山,马伟斌
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公开日:2019-07-26
公开号:CN209165823U
专利类别:实用新型
下载地址:见页末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包括车内自然压缩制冷 制热流路、发动机自然压缩制冷 制热流路、电池包自然压缩制冷 制热流路、车内余热压缩制热流路、车内余热制热流路、电制热流路、发动机自然换热降温流路、电池包自然换热降温流路以及配套的阀门、泵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将发动机和电池包产生的余热热源、电加热直接生产的热源、自然环境的冷 热源、电驱动压缩机产生的冷 热源等多个能源源头进行耦合联动,分别基于各个冷热需求部分的温度要求综合调控不同冷热源的冷热输出,减少制冷时的压缩机启动时长和制热时的电加热器的启动时长,进而减少冷热输出的耗电量,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和使用寿命。

1.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第二车内换热器(62)、第一车外换热器(35)、第二车外换热器(34)、发动机(42)、电池包(51)、电加热器(61)、节流部件一(301)、节流部件二(304)、三通阀一(305)以及配套的阀门、泵和控制系统;压缩机(31)两端分别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第一车内换热器(33)的一端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三端口连接,另一端经节流部件一(301)、第一车外换热器(35)后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一(305)分别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连接,另一端经节流部件二(304)、第一车外换热器(35)后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该另一端还经节流部件二(304)与第一车内换热器(33)的上述另一端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两端还分别与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电加热器(6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车内换热器(62)、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第二车内换热器(62)的两端还分别与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节流部件一(301)和第一车外换热器(35)构成车内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二车外换热器(34)、节流部件二(304)、第一车外换热器(35)和发动机(42)构成发动机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二车外换热器(34)、节流部件二(304)、第一车外换热器(35)和电池包(51)构成电池包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节流部件二(304)、第二车外换热器(34)、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构成车内余热压缩制热流路;第二车内换热器(62)、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构成车内余热制热流路;电加热器(61)、第二车内换热器(62)、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构成电制热流路。
内容未完全展示,请下载附件查看


下载地址:下载(右键另存为)
如下载链接失效,请联系管理员。




点击加载全文

本文阅读量:

声明:本文由用户投稿,信息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仅用于学习和技术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NPIM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技术支持:CNPIM.COM